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原因有哪些?

时间:2019-07-19 10:21来源:未知编辑:gaomin浏览:

【文章导读】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指在孕36周以下、低出生体重、长时间吸氧的早产儿,其未血管化的视网膜发生纤维血管瘤增生、收缩,并进一步引起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和失明。以往曾称为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指在孕36周以下、低出生体重、长时间吸氧的早产儿,其未血管化的视网膜发生纤维血管瘤增生、收缩,并进一步引起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和失明。以往曾称为Terry综合征或晶状体后纤维增生症,但后者仅反映了该病的晚期表现。孕期更短或更低出生体重者,发生率可达60%~80%。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原因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
 
  1、早产低出生体重

       视网膜发育不成熟是ROP发生的根本原因,出生体重越低,胎龄越小,ROP发生率越高,病情越严重,有人对76例抢救成功的高危新生儿进行眼底检查,足月儿无一例发生ROP,12例ROP全部为早产儿,平均胎龄为31.75周。
 
  2、氧疗

        近年极低出生体重儿和超低出生体重儿的出生率较以前增多,这些患儿大多采用过不同方式的氧疗,动物模型证实,生后1周的小鼠在75%高氧环境下生活5天,可成功地制备出类似人类ROP的模型,氧疗时间越长,吸入氧浓度越高,动脉血氧分压越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率越高,病情越重,氧疗方式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密切相关,用CPAP或机械通气者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率比头罩吸氧者高,可能是由于CPAP或机械通气时吸入氧浓度较高。患者一般均有出生后在温箱内过度吸氧史,吸氧时间越长,发病率也越高,但也有认为是由高浓度给氧后迅速停止,使组织相对缺氧所致,与吸氧时间知短无关,无吸氧史者,亦可因胎儿血红蛋白氧饱和度的急激上升,胎儿氧分压转入新生儿氧分压时的急激发换等导致本病,此外,母体贫血及多胎儿等,亦为本病发病的原因之一。
 
  但并非所有吸氧的早产低体重儿均发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适当供氧可以不发生ROP,有学者提出ROP的产生与“相对缺氧”有关,即高浓度给氧后迅速停止用氧,将造成组织相对缺氧,从而促进ROP产生,提示动脉血氧分压的波动对ROP进展起重要作用。
 
  3、其他原因

       (1)β受体阻滞药有报道母亲产前用β受体阻滞药可致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增高,β受体阻滞药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增加脉络膜血管紧张性,促进ROP的发展。
 
  (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aCO2过低可致脑血管收缩,同样亦可致视网膜血管收缩导致视网膜缺血,形成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3)各种因素所致的中毒缺氧酸中毒(pH<7.25),贫血,输血,高胆红素血症,高钠血症,低血糖,低体温<35.6℃,动脉导管未闭,脑室内出血,败血症,光照,应用黄嘌呤药物等,均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有关系。

扫描二维码关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微信

扫描二维码入群获取更多眼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