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专家:早产儿出生后4到6周是筛查视网膜病变的黄金时期

时间:2023-08-21 17:07来源:未知编辑:cyx浏览:

【文章导读】宝宝健康平安出生是每位父母的心愿。可有些小家伙太心急,没足月就出来了。不少早产儿爸妈觉得,孩子出了保温箱总算可以松一口气了。但他们不知道,在眼科领域,一种专对早产

宝宝健康平安出生是每位父母的心愿。可有些小家伙太“心急”,没足月就出来了。不少早产儿爸妈觉得,孩子出了保温箱总算可以松一口气了。但他们不知道,在眼科领域,一种专对早产宝宝下手的疾病可能正悄悄到来,这种病就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

发病率高
严重者可出现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而失明

 厦门眼科中心眼底病中心黎晓新教授介绍,婴儿眼睛的血管在母亲怀孕16周左右开始发育,大约在怀孕第34周时,眼内的血管已经发育到足以使视网膜有良好的血液供应。早产儿胎龄越小,它的视网膜血管发育越不完善。而早产儿眼睛的血管未成熟,易受各种因素,如新生儿窒息、吸氧、感染、动脉导管未闭、输血、应用激素等的影响而异常生长。ROP就是一种发生于低体重早产儿正在发育的视网膜的异常病变,它可能会导致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病情严重还会引起新生儿严重视力障碍甚至失明的潜在危险。是目前儿童盲的首要原因,也是国际上公认的需要做筛查的新生儿眼底疾病。

不可错过的“时间窗”
早产儿出生后4到6周是筛查视网膜病变的黄金时期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病因较复杂,根本原因是早产和低体重,体重小于1000克的早产儿发病率为60%-80%,体重小于1500克的早产儿发病率为20%-40%,高浓度的氧气吸入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此外,还有遗传、感染、酸中毒、贫血等多种影响因素。
黎晓新教授解释,ROP共分为5期,3期以前的病变,如及时进行治疗可中止病变的进展,宝宝的视力能正常发育。但如果进展到4期,视力则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进入5期后,手术的成功率低,只能保留光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从3期到4期,仅仅几周的时间,病情迅猛发展。如果错过了这个“时间窗”,宝宝就有可能永远陷入无边的黑暗之中。不少早产儿家长觉得未满月的孩子还太小,等到长大一点再去医院“折腾”,殊不知已错过了黄金治疗时机。
黎晓新提醒各位早产宝宝家长,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可以筛查出来的。通常,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活动期发生在出生后4~6周,这也是筛查视网膜病变的
黄金时期。若经筛查无视网膜病变的早产儿,每两周随访一次以关注眼睛的发育状况;若诊断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则要每周检查一次;对于病症明显的患儿,就要进行相应方式的治疗。目前治疗该病的手段一般是进行激光、冷冻治疗、眼内注射药物和玻璃体切割手术。

建立防治网
为早产儿眼健康带来“双重保障”

2016年以来,厦门眼科中心一直在致力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及治疗”项目,除了巨资引进新生儿数字化广域眼底成像系统,大力培养和引进人才外,中心黎晓新总院长作为儿童眼底病防治的先驱,曾主持制定了我国第1个《早产儿治疗用氧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在黎晓新总院长的带领下,厦门眼科中心专门成立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防治学组,联合各级医生,建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防治网,对早产儿进行有针对性的筛查和早期干预治疗。经过层层把关,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扼杀在摇篮里。

扫描二维码关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微信

扫描二维码入群获取更多眼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