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老眼花”,40岁以后老花眼就容易找上门。这是因为一过四十,眼睛内的晶状体组织密度增高,弹性下降,睫状肌收缩功能降低...一句话解释就是:年龄越大,眼睛自我调节能力越差!
但从厦门眼科中心近几年的接诊情况来看,老花眼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有的人甚至不到40岁就出现花眼,这种现象称作“少花眼”。据《2023中国老花眼人群洞察报告》显示,我国35岁以上的人口中,有老花眼问题人群占比56.9%,达3.9亿人。
“老花眼”症状年龄的提前,受多重因素的影响:
1)首先是人眼本身屈光的状态,一般来说,远视患者出现“老花”的时间会较近视患者更早。
2)眼睛长期从事近距离工作的人,由于距离越近所需的眼睛调节力越大,也更容易受到调节不足的影响。
3)一些长期服用胰岛素、抗抑郁药物、抗精神病类药物、抗痉挛药物以及利尿剂的患者,因药物影响也可能较早出现“老花”。
4)营养不均衡,比如缺乏维生素等重要营养素,或家族中有早发老花眼的病史,也可能对发生老花眼的年龄提前产生影响。
5)其他会导致“老花眼”症状出现提前的非人为因素:例如生活在较炎热地区的人,由于长期强烈的紫外线更容易引起晶体的老化,会更早出现“老花”。
老花眼出现有提示:
浏览字体时容易串行,字迹重叠成双;
远近交替视物时,需要调整才看得清;
近距离用眼后出现眼疲劳或头痛现象;
看远处清晰,看近处却模糊,字体较小时需要拿远或者摘掉眼镜才能看清。
如果符合三种及以上,那很有可能“老花眼”已经找上你了,应及早到专业的
眼科医院做个检查。
医生提醒:“老花眼”如不及时矫正,或者戴了不合适的老花镜,都会加剧眼睛老花,甚至引起头痛、眼痛、视物模糊等视力疲劳症状。对于拒绝频繁换眼镜、追求视觉高质量的中老年朋友,除了戴眼镜,老花眼手术也是不错的选择。通过微创手术置换眼内老化的晶状体,植入具备远、中、近三焦点功能的三焦点人工晶体,术后可获得优异的远、中、近视觉质量,还能一次性告别近视、老花眼、散光和白内障等眼部问题,大大提高视觉质量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