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严重致残或致命性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就像游荡在家中的幽灵一样,猝不及防地给许多家庭造成了伤痛和悲剧。
厦门眼科中心小儿眼科修阳晖博士在日常的诊疗过程中就接诊了不少这样的的特殊家庭,让其尤为印象深刻的就是一年前接诊的BBS综合征患者。当时来院就诊的是一对亲兄弟,之前已在多家医院做过检查,因其均有较大散光和斜视,肉眼下眼底检查未见异常,故外院均诊断为弱视,这也符合眼科门诊常规的诊断逻辑与思维。但由于兄弟俩均有智力发育迟缓、特殊面容及四肢均有六指和六趾的特异体征引起了修阳晖博士的警觉:会不会是一种特殊遗传性疾病或综合征?后续的检查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修阳晖博士的怀疑---患儿均有夜盲,ERG、VEP及OCT检查显示双眼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结构及功能均明显异常。由于之前未遇到此种病例,修阳晖博士在诊断一栏写下视网膜色素变性并打上了个问号,同时留下了病人的联系方式。
下班后修阳晖博士就立即通过互联网查阅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这是全球最大的一个生物信息数据库,经过不断查阅文献和比对,最终锁定此患者为BBS综合征。
BBS综合征(Bardet-Biedl综合征)是一种主要累及纤毛结构与功能的罕见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纤毛分布于哺乳动物体内的大多数细胞,它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各种细胞表面的细胞器,体型微小但结构复杂、作用强大,能感知细胞外机械和化学信号变化并协助其转导到细胞内部从而引起细胞应答。高等动物的视觉、触觉、嗅觉、听觉的传递都依赖于体内外正常的纤毛结构和功能。因此BBS综合征常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和器官,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视网膜色素变性、智力发育异常、向心性肥胖、多指(趾)、性腺发育异常、肾脏异常。除此之外还有许多诸如:语言发育障碍、听力异常、嗅觉异常、斜视、白内障、散光、牙齿发育异常、短指(趾)、并指(趾)、肝纤维化、糖尿病、高血压等表现。
BBS综合征是种极其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在欧洲及北美人群中,其发病率约为1/160000至1/140000,亚洲人群发病率据文献报道统计更低至1/20000000。虽然BBS综合征发病率极低但其危害却极大,有着极高的致残和致死率。以眼科为例,73 %的患者在20 岁之前失明,98 %的患者在30 岁之前丧失视力,而患者平均寿命也在45岁左右,远远低于正常人均寿命。
随后修阳晖博士联系了患者家属,抽取了患者及其父母的血样,通过高通量测序联合外显子捕获技术成功地从一万余个变异位点中筛出了一个新的突变位点,此突变位点在世界上尚属首次报道。发现了此突变位点,今后就有望借助现代先进的辅助生殖技术,在体外筛选出不带有此致病基因的胚胎植入母体内,从而让患者家庭诞下健康的后代。
最近,修阳晖博士的“Bardet-Biedl综合征致病基因新突变筛查及致病机制研究”项目已正式通过福建省科技厅立项,后续将有15万的政府专项经费资助此项课题的后续研究。“有了这笔经费,我们将进一步体内验证其致病性并在体外探索其发病机理,以丰富对BBS病因学的认识,进一步了解包括视网膜变性、多囊性肾病、失嗅、不育等纤毛相关疾病发病机制,并为指导BBS产前筛查及基因治疗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从而驱除患者家中游荡的“基因幽灵”,最终达到阻断其进一步传播和扩散的目的。”修阳晖博士充满期待地提到后续课题的开展计划。
目前厦门眼科中心小儿眼科作为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厦门摇篮工程眼科示范基地,近年来在科主任潘美华教授的带领下已逐步有序开展包括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眼球震颤、先天性眼外肌纤维化等疾病的突变基因的筛查工作,先期的一些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外专业期刊,而这些都将进一步夯实厦门眼科中心小儿眼科在业界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