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厦门眼科中心遗传眼病门诊中,常常有患者询问目前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各种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方法,是否可以相信。
比如:各种手术、眼内注射、口服或静脉注射各种药物的治疗。
庞继景教授讲解如下:
“很多通过各种手术,眼内注射,口服或静脉注射各种药物的治疗,虽然治疗方说在有些患者身上有效,但几乎都没有被学术界认可的有效统计数据,也没有经过严格的动物实验或系统的临床3期试验得出的安全有效结论,更不用说获得了国家监管部门的批准。虽然说科学研究的真谛是探索精神。但医学特别是临床科研治疗有它自己的特殊性。
一个不是在某方面特别有经验的大夫,觉得有些治疗新方法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他可以对病人进行人体试验,积累经验,得出结论。但前提是要在安全的前提下用科学的方法尽快得出结论:此疗法是否安全,对哪些病人有效,对哪些无效;不能得出了阴性结果后不报,在几十年里一直进行收费式‘科研治疗试验’。其实现代医学已经对医疗类临床试验做了严格的规定。在鼓励创新的同时,最大程度地确保接受试验患者的安全性:就是在动物实验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再进行人体试验。
比如,如果你现在做了比如血管搭桥手术,以后开展基因治疗临床实验时,因为潜在的安全性等原因,你就被排除在临床试验病人之外了。所以说在基因治疗已经露出曙光的大背景下,不要着急,更不要什么疗法都试。早进入临床试验的好处是晚期病人/病情进展较快患者可以尽早及时得到治疗。对其他病人晚一点治疗的益处是过一段基因治疗方法会更安全,更有效。具体的判断需要在对基因治疗有较深理解的相关专家进行全面评估的前提下做出。”
更多问题咨询?可致电0592-2112111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