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的方女士从11岁起就戴上了近视眼镜,随着年龄的增长,镜片的度数也在不断地增加,近两年来,就增加了三百多度,有时还有眼球胀痛和头痛,偶然在夜间看灯泡周围有红绿圈,就像下过雨后天上出现的彩虹。自己以为可能就是近视造成的,也就没在意。
然而,最近视力越来越差。最后,在厦门眼科中心青光眼专科经过眼底等一系列的检查后,确诊为“开角型青光眼”,而且已到了晚期。这让方女士后悔不已!
什么是开角型青光眼?
开角型青光眼可发生于3岁以后的各个年龄段。疾病早期,除眼压增高外,可无任何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周边视野缩小,轻度眼胀及头痛,以及一些不明确的视觉症状,如看电灯周围有晕圈或暗适应能力变差。
最后,视野极度缩小,形成管状视野,患者注视正前方时,周围物体均看不见。临床上早期诊断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绝大部分是体检或因其他不适而进行常规眼部检查时发现的。
开角型青光眼怎么办?
一旦确诊青光眼就应该积极降眼压治疗。
现有临床研究发现,青光眼患者的眼压每下降1毫米汞柱,其发生视野缺损的风险就会减少10%。
目前,厦门眼科中心降眼压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激光和手术,个体对各种治疗方式的反应可能不同,需要医患积极配合找到合适的治疗方式,控制好眼压。但是眼压并不是 监测指标,除了控制好眼压,确诊青光眼后的最初两年还应该多次复查相关检查,包括眼底照相、OCT、 视野,来综合判断病情,制定合理的眼压控制目标,防止疾病进展,保持有生之年有用的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