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医声·林志荣】治疗圆锥角膜的优选,全面认识巩膜镜!

时间:2025-02-22 10:53来源:厦门眼科中心编辑:feng浏览:

【文章导读】圆锥角膜(Keratoconus)是一种慢性、逐渐进展的眼科疾病,通常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是青少年最常见的致盲性眼病。它表现为角膜中央或旁中央进行性变薄并向外扩张凸出,典型者呈

圆锥角膜(Keratoconus)是一种慢性、逐渐进展的眼科疾病,通常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是青少年最常见的致盲性眼病。它表现为角膜中央或旁中央进行性变薄并向外扩张凸出,典型者呈圆锥状,故而得名。由于它没有明显不适症状,起病隐匿,早中期容易以为是普通近视,所以发现的时候往往是视力矫正不理想的中晚期了,又被称为青少年视力的“隐形杀手”。很多患者是在配眼镜矫正不理想,或者想做近视激光手术的时候才查出有圆锥角膜。

 
圆锥角膜临床表现

由于角膜的形状和折射能力的改变,会出现明显的不规则散光,导致视力逐渐下降且矫正不良,但并没有红肿热痛或眼部刺激症状。圆锥角膜通常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好发于10-20岁,并可能持续到30-40岁,进展的速度因人而异。但圆锥角膜并没有特异症状,出现以下情况时,需警惕存在圆锥角膜:

·青少年视力逐渐下降,尤其是在阅读和夜间。

·出现屈光不正如近视和散光,且进行性加重。

·配戴框架眼镜矫正效果不佳。

·单眼复视甚至虹视。

·视物变形。

·晚期可能形成角膜瘢痕,表现为角膜局部白色斑块。

 

现有治疗圆锥角膜的手段和局限性

现有的治疗圆锥的方法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效果不满意时应考虑手术治疗,但这些方法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01、非手术治疗

框架眼镜:

适用于早期和部分中期患者,但框架镜矫正不规则角膜散光的效果非常有限,常常不能获得满意的视觉效果。

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CL):

在中重度圆锥角膜病例中,角膜圆锥顶点高度突出,持续使用RGPCL后易出现明显异物感甚至造成角膜损伤。另外,单纯使用RGPCL不能延缓圆锥角膜的病情进展。

 
02、手术治疗 

角膜交联术:

是控制或延缓圆锥角膜疾病进展的最主要方法,但对于角膜曲率过大、偏心圆锥的疗效可能不佳。术后常见并发症包括感染性角膜炎、角膜混浊、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干眼等。此外,即使使用角膜交联控制了病情,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使用框架镜时的矫正视力不够理想,不能满足工作或生活需要,此时一般需使用接触镜进一步改善视力矫正效果。

角膜基质环植入:

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尚未批准开展。

角膜移植手术:

如板层角膜移植或穿透性角膜移植,一般适用于晚期圆锥角膜患者,术后可能免疫排斥反应、遗留屈光不正(规则或不规则散光)、干眼等问题,多数需要长期使用局部抗排斥药物或人工泪液。


巩膜镜

巩膜镜是一种大直径的高透氧的硬性接触镜,镜片横跨整个角膜着陆于巩膜,但不与角膜直接接触。镜片与角膜之间为泪液间隙。巩膜镜的主要特点包括:

01、视觉改善

作为一种新型视力矫正手段,镜片与角膜之间是填充无防腐剂生理盐水的泪液间隙,完美包裹角膜的不规则形态,形成规则的光学界面,从而改善视觉。尤其适用于圆锥角膜这类存在不规则光学界而的情况,其视力矫正效果十分良好。

02、配戴舒适

镜片不与角膜接触,避免了镜片的摩擦造成角膜缺损与异物感,泪液间隙可保持眼表湿润,大大提升了舒适性。

03、保护眼表

硬性材质能够作为物理屏障保护角膜,避免如倒睫等问题引起的眼部不适。此外,巩膜镜还适合于许多中重度的干眼患者,能够大幅保护眼表,减轻干眼相关症状。

巩膜镜适合应用于所有分期的圆锥角膜,可用于矫正角膜交联术后、角膜移植术后的规则/不规则散光。

视力提升:

大量的研究结果显示配戴巩膜镜可显著改善最佳矫正视力。

提升视觉质量:

圆锥角膜配戴巩膜镜使得像差降低,提升视觉清晰度和质量。

舒适度佳、患者满意度高:

配戴巩膜镜的圆锥角膜患者的问卷调查显示,平均戴镜时长14h,75%的患者认为配戴巩膜镜后视觉质量较其他隐形眼镜有明显提升,75%的患者认为配戴巩膜镜更加舒适。

角膜交联术、角膜移植术后配戴巩膜镜:

角膜交联术前以及术后均可配戴巩膜镜。角膜移植手术后的患者,移植物交界处的形态与正常眼表存在差别,传统的硬性角膜接触镜可能出现移位和不适,而巩膜镜可以矫正残余的屈光不正提高视力,且无不适,接受度高。

综上,巩膜镜十分适用于治疗圆锥角膜和干眼症,不仅能够改善视力和视觉质量,且舒适性良好,患者满意度优于硬性角膜接触镜,角膜交联术或角膜移植手术后依然可以继续配戴巩膜镜改善视觉体验。 

扫描二维码关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微信

扫描二维码入群获取更多眼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