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黄素紫外光交联术有哪些适应人群?

时间:2012-07-25 15:11来源:厦门眼科中心编辑:xmeye浏览:

【文章导读】核黄素紫外光交联术最早在21世纪初就应用于临床的一项新的角膜成形技术。它以核黄素作为光敏剂和交联剂,应用370nm紫外线对角膜进行局部照射,刺激胶原纤维交联,增加角膜硬度。

  圆锥角膜是一种以角膜中央或旁中央向前膨出为特征的非炎症性变薄疾病。此病常见于青年人,多双眼发病,我国发病率较国外低。圆锥角膜是能够治疗的,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治疗圆锥角膜的四种方法分别是:RGP(角膜硬性接触镜);Intacs角膜基质环植入手术;CXL(核黄素治疗);PKP(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

  其中,核黄素紫外光交联术最早在21世纪初就应用于临床的一项新的角膜成形技术。它以核黄素作为光敏剂和交联剂,应用370nm紫外线对角膜进行局部照射,刺激胶原纤维交联,增加角膜硬度。利用核黄素紫外光交联术,眼科医生可重塑角膜结构,而不需使用如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或板层角膜移植术等创伤性技术。用这种方法代替角膜基质环植入术,或与之相结合,可显着提高圆锥角膜的治疗效果。经过几年的临床应用与苦心研究,核黄素紫外光交联术的具体操作方法也得到了一些改进,也不单单用于治疗圆锥角膜,治疗范围有所扩大,对难治性角膜溃疡、角膜变性、LASIK术后的圆锥角膜,大泡性角膜病变等角膜疾病也有不错的疗效。那么核黄素紫外光交联术有哪些适应人群呢?

  一、圆锥角膜患者必需符合以下至少一项标准:

  1、圆锥角膜病变初发期: 发病缓慢,表现为近视度数不断加深,患者需要频繁更换眼镜,没有明显的其他自觉症状。

  2、 继发性圆锥角膜:主要为屈光性手术继发圆锥角膜,其次为外伤术后继发的圆锥角膜。

  3、角膜曲率小于60D。轻度:角膜病变区弧度在+45.00D以内。中度:角膜病变区弧度在+45.00~52.00D之间。 高度:角膜病变区弧度在+52.00~62.00D之间。主要包括轻度、中度和部分高度圆锥角膜患者。

  4、进展期圆锥角膜,最薄点角膜厚度≥400um。如若角膜厚度小于400?m,可采用低渗的核黄素溶液点眼,这样角膜厚度的范围可以扩展到250?m -400?m。进展期圆锥角膜的标准:1年的随访期内最大K值增加1D;主诉 矫正视力的下降(排除其他非角膜原因引起的);2年内大于1次以上需要重新更换隐形眼镜。

  二、药物控制无效的难治性感染性角膜炎。

  三、边缘性角膜炎:角膜周边部进行性沟状变薄,在眼压的作用下角膜周边部甚至角膜中央发生膨隆前突,发生高度不规则散光或因角膜穿孔而严重影响视力导致逆规性或不规则散光和轴性近视,最终可能导致局部扩张甚至穿孔。

  四、角膜屈光手术术前术后可能合并亚临床圆锥角膜或透明边缘角膜变性,或基质厚度小于250um等危险因素的患者。

  五、大泡性角膜病变。

扫描二维码关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微信

扫描二维码入群获取更多眼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