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听说:如果家有早产儿,要在出生后的4-6周内对孩子进行视网膜筛查。这是为什么呢?
由于早产儿出生时视网膜血管没有发育成熟,出生后视网膜血管在外界的刺激下可能出现发育异常,形成不良的新生血管,进而出现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并逐步加重造成牵拉性的视网膜脱离,导致失明,这就是大家经常听说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出生胎龄越小、体重越小的新生儿发病率越高,而长时间吸氧也是发病的重要诱因。
那什么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呢?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指在孕36周以下、低出生体重、长时间吸氧的早产儿,其未血管化的视网膜发生纤维血管瘤增生、收缩,并进一步引起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和失明。孕期更短或更低出生体重者,发生率可达60%~80%。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因发生在眼球内,从眼睛外观上无法分辨是否发病,部分家长往往没有引起重视,当病变发展到晚期出现严重的视网膜脱离时会看到黑眼珠中央发白、孩子无法追视,而这种情况为时已晚,治疗的较佳时机早已失去,因此一定要前往医院进行视网膜筛查才能明确孩子的视网膜健康与否。
所以,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医生提醒:如果家有早产儿、低体重儿,或者孩子出生后有较长时间吸氧的情况,应及时进行视网膜筛查,一般情况下出生胎龄31—32周以下的早产儿应在出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1—32周开始进行视网膜筛查,而出生胎龄32周以上的早产儿出生后即可进行筛查。
如果筛查中发现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医生会明确孩子病情并告知家长,无需手术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定期复查,部分病变随时间推移可自愈,而需要手术者一定要引起重视,家长千万不能耽误治疗时间,需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挽救视力,术后也需要遵医嘱及时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