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宝宝有一双美丽、明亮的眼睛?但是小宝宝眼睛有毛病也不可能自己诉说。婴儿的眼病最常见的是先天性眼病,不及时治疗,很可能带来终身遗憾。除了需要医生及时诊断、治疗以外,更需要家长配合,及早发现孩子的眼部异样。
早产造成的眼病
视网膜血管的发育从怀孕十六周开始,一直到足月四十周才发育完全,因此在怀孕周数小于三十六周,体重小于二千克的早产婴儿,很容易形成病变,称为早产婴儿
视网膜病变。有可能造成失明的后果,必须于出生后四至六周起定期检查,适当治疗才能预防失明。此外,早产婴儿特别容易有高度近视及散光,因而形成弱视,也必须注意。
遗传性眼疾
遗传形式,一般分为显性遗传、隐性遗传以及性连遗传三大类。常见的眼疾包括先天性白内障、无虹膜症、视网膜色素变性症等属显性遗传;视网膜胚胎母细胞瘤、部份视网膜色素变性症、白化症等,这些疾病属于隐性遗传;而色盲、脉络膜缺失症则属于性连遗传。
遗传性眼疾大多仅能控制症状,无法根治,因此婚前检查及遗传咨询,是避免遗传性眼疾的不二之法。
感染性眼疾
如果感染发生于胚胎发育期,尤其是前三个月,会严重影响眼球的结构,造成重大眼球异常。感染原以梅毒、德国麻疹及艾滋病最常见,也最严重。生育年龄的妇女 能事先加以预防治疗。小宝宝出生时,若产道有细菌,如淋菌、披衣菌,会使眼结膜感染而形成新生婴儿眼炎,因此新生婴儿应例行接受预防治疗,若已确定产道有感染,甚至可采取剖腹产,避免产道感染。
新生婴儿时期如果患有鼻泪管阻塞,泪囊容易反复发生泪囊炎、治疗方面要先控制感染,并以按摩或手术治疗先天性鼻泪管阻塞。原则上,六个月内采按摩的保守治疗,六个月以后则采取较积极之手术疗法。
正常结构变异的眼病
新生婴儿的视力发展,从出生到二个月大左右,仅能看到模糊的影像,因此对于明亮、鲜艳的物体较感兴趣。大脑的神经发展,尚不足以稳定控制眼球的运动,因此在这个时期若发现眼睛有内斜视或外斜视的情况,并不一定是异常的现象。
从二个月到六个月,这段时间是眼球运动及立体感发育的关键期,视觉感官刺激的玩具,可促进眼睛的发展;六个月以后,正常的孩童应该是两眼正视,如果还发现有斜视的情形,就必须请专家检查,必要时给予适时的治疗。切记一岁至六岁是治疗的关键期。
化学药品性结膜炎
如果妈妈本身有淋病并且没有及时接受治疗,医生通常会先给刚出生的宝宝两眼点上硝酸银,以防宝宝出生后可能感染淋病性结膜炎。但这种做法也有不好的一面,就是可能让宝宝的眼睛因为受到硝酸银的刺激,产生因化学药品刺激而引起的结膜炎。
化学药品性结膜炎会有结膜浮肿且充血的现象,眼敛可能会有发红、水肿、眼睛周围的皮肤有脱皮的现象,症状与过敏性结膜炎有一些相似的地方;情形严重的话,眼睛会出现角膜混浊和水肿的现象。宝宝通常在点用药水后不久,或出生后2天内会出现上述的不适症状,如果合并有细菌感染的并发症,则会有更加明显且日趋严重的结膜炎,若没有出现并发症,则宝宝的不适症状会在3~4天内自行痊愈。
化学性药品结膜炎的处理方式是,可先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冲洗宝宝的眼睛,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目前预防新生儿感染化学药品性结膜炎的药水,已经用四环霉素取代具有刺激结膜表面等负作用的硝酸银,这种做法大大降低了新生儿因化学药品引起结膜炎的现象。
过敏性结膜炎
多半是由于季节更替而引起过敏性结膜炎(有时会合并有过敏性鼻炎现象),或是有气喘、异位性皮肤炎、皮肤易过敏等病史,也有可能是因为眼科用药导致的接触性过敏现象。因此若已经得知宝宝会对何种食物或物品过敏,则应主动远离该过敏原,并通过饮食及日常生活习惯来改善宝宝的过敏体质,同时应保持眼睛周围及脸部的清洁,从根源上防止过敏性结膜炎。
因过敏引起的结膜炎会让宝宝感到奇痒无比,同时还会出现水水的分泌物,让宝宝不由自主地想揉眼睛,应尽量避免用手揉眼睛,并随时保持双手干净。宝宝非常喜欢到处爬、到处抓,很容易碰到不洁的物品或接触到细菌。当眼睛瘙痒难耐时,可以冷敷宝宝的双眼,减缓瘙痒的症状。若眼中残留有花粉或灰尘等过敏原,也可以用人工泪液或生理食盐水冲洗眼睛,将过敏原冲洗掉。药物方面可给予口服或眼用的抗组织胺,但需要视宝宝的情况而定。同时建议妈妈们,可以带宝宝去做过敏原的测试,及早找出过敏原,避免过敏性结膜炎的反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