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花眼发生的年龄因人而异,“四十七八,两眼花花”,大多数的人在40~45岁左右眼睛会悄悄出现“老花”。
而近年来,患老花眼的患者年龄正在呈现年轻化的趋势,有一些人甚至刚刚过了40岁,就出现了近距离模糊等老花眼的症状,主要运营是因为现代人读书看报、用电脑、手机等,一切都离不开眼睛,眼睛“早老花”现象越来越普遍。
到底应该如何保护好我们的眼睛?
1、闭眼休息和手掌热敷
每工作1小时,或者只要感觉眼睛疲劳了,就闭上眼睛休息两三分钟。同时,将双手摩擦生热,敷在眼睛上,这会起到热敷的作用,改善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疲劳不适。
2、穴位按摩
眼局部的太阳穴、攒竹穴、承泣穴等都是能起到重要作用的穴位,可以找到这些穴位,有节奏地轻轻按揉。
3、眨眼+滴人工泪液
每眨一次眼睛,眼睛都会形成一层薄薄的泪膜,来保证眼睛的湿润度。另外,为了增加眼睛的湿润度,还建议适当用一些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不过建议要在眼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购买使用哦。
4、睡前睡后,让眼睛先休息10分钟
呵护眼睛,其实需要我们给眼睛适当“留白”:早上起来之后,望望远、吃个早餐,让眼睛休息一下;晚上睡觉之前,做做运动、听个音乐,让眼睛有一个充分的休息,这对眼睛都会有好处。
5、给眼睛补充适当的营养元素
维生素A和β胡萝卜素能够构成视网膜表面的感光物质,预防夜盲症。建议多吃含β胡萝卜素多的食物,比如胡萝卜、菠菜等绿黄蔬菜,黄色水果、蛋类、乳制品等。
叶黄素又名"植物黄体素",是存在于眼睛各个组织的天然视觉营养素,也是眼睛行使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元素。人体无法自身合成叶黄素,缺乏这种成分将引发各种不适,如眼酸、眼胀、眼痛、及眼底病变。
在类胡萝卜素家族里,只有玉米黄素和叶黄素存在于眼睛的视网膜中,它们能帮助挡掉伤害眼睛的蓝光,使视网膜黄斑部免于受到伤害,保持视觉灵敏与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