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凌晨3时许,福建省芗城区永鸿国际城27岁脑瘫患者林荷丹在父亲林炳辉怀里平静而安详地离开人世。悲痛之下,林炳辉夫妇做出决定,让儿子以另一种方式继续“活”在这个世界。
一、治愈心灵的色调
1月17日,林荷丹生命体征薄弱,在医院进行紧急抢救。经过一系列治疗,医生确诊为脑瘫并发症。早年,林炳辉父母便通过电视、报纸等渠道了解到,捐献遗体、器官能让孩子的生命得到“另一种延续”。收到儿子的病危通知书,林炳辉便把这个意愿表达给妻子,征求其同意。妻子也表示同意。于是,林炳辉联系了漳州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
由于脑瘫带来的心衰、肺衰等多功能的器官衰竭,不符合器官捐献的条件,但眼角膜和遗体可以进行捐献,夫妻俩便决定捐献眼角膜和遗体。“我儿子的眼睛又大又美,眼角膜捐献出去,不仅帮助了需要的人,同时也能够实现儿子的心愿,去看更多美好的世界。”林荷丹的母亲何玲哽咽道。
据悉,林荷丹的角膜采集手术由厦门眼科中心完成。采集手术成功后,林荷丹的角膜将直接送入眼库,未来将为其他角膜病失明患者带去希望和光明。
二、音乐和旅行陪伴他度过27年
1997年7月7日,林荷丹呱呱坠地,全家人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然而,4个月后,家人发现孩子有点不对劲,他软弱无力,对外界也似乎没多大反应。医院检查结果出来后,一家人犹如晴天霹雳:先天性脑瘫。但全家人都没有放弃。
林炳辉和何玲全心全意地照顾儿子,带着儿子四处求医治病,这一照顾便是27年。林炳辉年轻时喜爱吉他,没想到林荷丹也喜欢音乐,林炳辉会常在家里弹吉他、播放音乐CD。每当音乐响起,林荷丹的手也会跟着节拍舞动,林炳辉说:“儿子很喜欢我弹奏的曲子,特别喜欢——《天使的翅膀》,他听得很享受,能感受到音乐的美好。”
林荷丹很喜欢旅行,林炳辉便带着妻子儿子游览祖国的许多城市。在许多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前,留下珍贵的合影。回到家后,每逢电视上有旅行过的城市天气预报,林荷丹都会叫“爸”,林炳辉还会拿出旅行时的照片向他确认,林荷丹会说出,这是去过的哪座城市。林炳辉欣慰地说,他能感觉到林荷丹神情里流露出的自豪,“这也是儿子在告诉我,祖国的这个地方,我和你都去过!”林炳辉还会问儿子,这里没去过,我们下次去,好不好?林荷丹会说“好”。只要能出家门,林荷丹脸上都带着笑容,就这样,在林荷丹的轮椅和林炳辉的汽车上,林荷丹和父母足迹遍布了祖国大半个河山。
三、成为大体老师,小爱转换为大爱
据何玲的挚友说:“这对父母太不容易,一年365天,父亲都抱着儿子睡觉。”这些年,林炳辉都舍不得让儿子自己睡,都是抱着儿子睡。这次遗体捐献后,林荷丹在学校里成为大体老师了,漳州卫生职业学院基础医学院副院长陈雅静说:“遗体捐献会让小爱变成大爱。父母对孩子的爱在捐献遗体后,会转变为大爱,是一种爱的延续。”
林炳辉表示,家里离学校很近,如果想儿子,也能进来看,“感觉他没有离开我们,只是换个方式,跟学校里的弟弟和妹妹们待在一起。”漳州市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说,林荷丹的眼角膜可以救助多位患者,他的遗体也将用于医学教学、科学研究,为我国的医疗事业作出贡献。
生命
不因死亡而终结
有爱就能得到延续和传承
让我们向林荷丹致敬
谢谢这位天使的到来
同时也向林炳辉夫妇致敬
是他们用大爱
诠释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转载自漳州新闻网
>>>厦门眼科中心眼表及角膜病中心
眼库咨询电话:0592-2109891
地址:厦门眼科中心五缘院区3号楼12楼
厦门眼科中心眼表及角膜病中心,是国家及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省、市院士工作站,市重点专科和省、市眼表与角膜疾病重点实验室。
专科由眼科界唯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谢立信教授,亚洲干眼协会主席刘祖国教授,眼表及角膜病中心学科带头人吴护平教授领衔,拥有博士生、硕士生导师6人,培养博士后、博士、研究生15人,形成了院士引领、实力雄厚的人才梯队,实现医、教、研高质量发展。
专科打造翼状胬肉中心、角膜移植中心、圆锥角膜中心、干眼中心四大中心,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个性化定制的治疗方案。在国内,专科打造了翼状胬肉手术极低复发率的业内“神话”;先行开展飞秒激光角膜移植、角膜内皮移植、基质角膜移植、异体角膜移植、人工角膜移植、口唇黏膜移植及眼表重建术;率先开展紫外光核黄素角膜交联术治疗圆锥角膜;配备世界一流的睑板腺、泪液功能及过敏检测设备,在睑板腺功能障碍、干眼症和过敏性眼病的治疗,水平接轨国际。
早在2008年,厦门眼科中心就先行在福建省成立眼库,解决了福建尚无眼库、临床中角膜移植缺乏供体角膜的问题。作为角膜病诊治中心、福建省眼表与角膜病重点实验室,吴护平团队积极开展成分角膜移植手术、体外培养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等,充分高效利用供体角膜材料,为众多的角膜盲患者带去了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