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厦门眼科中心,现在是: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快讯

她为短暂一生画上完美句号

2011-12-15 16:04 来源:厦门眼科中心 作者:admin 浏览热度( 次) 字号:T|T
分享到:

  厦门首位遗体捐赠志愿者阙晓梅的遗体告别和遗体捐赠仪式昨日举行 本报讯 (记者 薄洁 实习生 柳帆)

  昨天下午,厦门首位遗体捐赠志愿者阙晓梅的遗体告别和遗体捐赠仪式在大生里举行,她无私的决定为自己短暂的一生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生命最后一刻还心系捐赠 灵堂里,哀乐阵阵,花圈含悲,亲友们站在阙晓梅的遗体旁紧紧陪伴。阙晓梅的妹妹忍不住悲痛地哭泣着。 “我们一家人为她感到无比自豪!”阙晓梅的姐夫眼眶中含着泪,但他更为阙晓梅能达成生前的心愿而感到欣慰。他说,由于舍不得亲人和民俗的原因,家人一开始都反对她捐献遗体,但在阙晓梅的坚持下,家人被她的真挚热情所感动,决定帮她完成的最后心愿。

  默哀仪式后,市红十字会事业发展部部长周春辉亲手将“遗体捐赠”荣誉证书和“眼角膜捐赠”荣誉证书交到阙晓梅儿子的手中。年幼的儿子双手捧着母亲的遗像和荣誉证书,望着把母亲遗体送往厦门大学医学院的灵车渐行渐远,不禁抽泣。 “这样高尚的行为激励着我们的工作!”市红十字会事业发展部部长周春辉说,今年2月底,重病卧床的阙晓梅还心系捐赠遗体的事,让亲戚打电话给厦门市红十字会,联系具体事宜。 周春辉,为了亲属和世人可以缅怀那些勇气可嘉的捐献者,他们已经在筹划建立一个遗体捐赠者纪念碑林。

  她把光明留在人间

  昨日上午,厦门眼科中心的手术室里充满了忙碌的身影,阙晓梅的眼角膜在这里成功地移植到两位受眼疾困扰而失明的病人眼中。 “她们的手术都很成功!”厦门眼科中心眼表及角膜病专科主任吴护平说,在接受眼角膜移植的两个病人,一名是72岁的黄老奶奶,一名是62岁的刘奶奶。眼角膜移植手术的及时进行,为这两位失明的病人带来了光明。 病房里,黄老奶奶正在睡觉。一旁的外孙女乐呵呵地说,很感谢好心人捐献了眼角膜,他们一家人都很感激、很开心。另一间病房里,刘奶奶虽然眼睛上还裹着纱布,但挡不住她喜悦的心情,她在儿子的搀扶下坐起身子,靠在病床上,反复说着感激的话语。

  首例遗体捐赠意义深远 “她这种高尚宝贵的行为,不仅为厦门高校的医学教育提供了教学资源,更是厦门市精神文明建设、经济发展进步一个具体体现。”厦门大学医学院副院长腾伯刚表示,阙晓梅的遗体捐赠行为,对于厦门医疗卫生事业、高校的医学教育、市民的精神文明建设,都起着里程碑的作用。 腾伯刚说,解剖学是现代医学的基础,而尸体标本是医学院学生培养实践能力必不可少的教学资源。但这些年由于殡葬制度的改革以及高校的不断扩招,尸体标本数量变少的同时需求量却不断上升,客观上降低了高校医学教育的水平。 在国外发达国家,尸体标本的来源大多都是遗体捐赠。因此阙晓梅的捐赠,作为厦门首例,具有特别的意义。希望能通过这个事例,鼓励更多的市民为厦门高校的医学教育做出贡献。

  新闻回放

  龙岩心 厦门情 3月29日下午5时30分,36岁的阙晓梅因病在龙岩去世,根据她生前的遗愿,她成为了厦门首位捐赠遗体的志愿者。阙晓梅老家在龙岩,但她在厦门生活工作了五六年,对厦门有着深厚的感情。去年6月,阙晓梅得了结肠癌。在医生告诉她没有治疗的价值之后,她决定回厦门把自己的遗体捐赠出去。 2006年11月16日,她与厦门市红十字会签了遗体捐赠协议。今年2月底,在接到医院的病危通告后,重病卧床的她让亲戚打电话给厦门市红十字会,联系遗体捐赠的具体事宜。

  厦门市红十字会闻讯,立刻派人去龙岩,关心和帮助走到生命尽头的阙晓梅。 可惜的是,家人、社会的关心最终没能留下这高尚宝贵的生命。前天下午,阙晓梅离开了人世。当天,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立即前往龙岩接受阙晓梅的遗体。 (厦门日报 2007-3-31)

  •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