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看电视总是歪着头、斜着眼,刚上小学,视力就亮起“红灯”;甚至到小学三年级,无论体育课或日常生活,又经常莫名其妙摔倒……近日,厦门眼科中心五缘院区斜视与小儿眼科门诊从早上8点到下午6点,各专家门诊室都是人满为患,大半是患有近视的中小学生以及斜视和弱视的孩子。
对此,不少家长表示,在假期前来检查,如果需要治疗的话,将有足够的时间去准备和调理孩子诊后的眼睛健康恢复。“眼健康关乎孩子成长,切莫错过寒假调整孩子视力的黄金期。”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科带头人潘美华教授提醒家长朋友们,假期是孩子视力下滑的高峰期,应多关注孩子的用眼健康,莫让孩子在寒假患上近视或近视加剧。
改“斜”归正技术好 就诊患者络绎不绝
每天潘美华教授门诊外的候诊大厅都坐满了家长和孩子。诊室里,一个小男孩正问潘美华:“阿姨,是不是以后我要像爸爸一样戴眼镜了?”“先让阿姨看看你的眼睛好吗?你很乖,很棒!”在这对父子旁边,另一个小男孩正安静地趴在奶奶的腿上候诊。
正在看诊的小男孩轩轩(化名)今年8岁。两年前,家人发现轩轩常歪着头看电视,可又没有其他异常行为,便没放在心上;直到去年五一外出旅行,旁人无心的一句“你家孩子好像有斗鸡眼”才引起家人重视,带他到院检查,并选择在潘美华教授这里就诊。经过医生的详细诊断和分析,家长决定寒假带孩子入院接受手术治疗。
“宝贝,看这里。”给轩轩开完检查单,潘美华马上接诊下一位小患儿。这位小患儿由于近半年来几乎每天都要看上大半天的电视,患上了急性内斜视。“他说看东西时总有两个影子晃来晃去。”奶奶自责地表示,当初真不该宠着小孙子,一哭闹就给他看动画片。
双眼白内障伴弱视、先天性内斜视、单眼斜视……快则5分钟,慢则13分钟,潘美华主任面前的椅子陆陆续续坐了无数位患者,不仅有来自厦门、福州、江西等地的患者,还有一对加拿大侨民趁回国探亲带女儿来找潘美华求诊。
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 解患者疑难眼病
我院斜视与小儿眼科里还有一位眼科界“泰斗”,他就是大陆仅有的5名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之一的赵堪兴教授。作为我国斜视与小儿眼科的学科带头人和开拓者之一,赵堪兴教授从医40余年来,在斜视与小儿眼科领域有深厚的造诣,特别是在复杂斜视、眼球震颤、垂直斜视诊治儿童弱视诊疗等方面有丰富临床经验,开展了很多开创性工作。
“太棒了,这个朝哪里?”赵堪兴拿着指挥棒点击着视力表,7岁的雅晴(化名)戴着遮盖治疗眼镜,小手上下左右地指着,她患有弱视的左眼视力检测结果为4.8。“大有进步。以后每天遮6小时,不用遮10个小时了。”听到赵教授的话,雅晴妈妈喜极而泣。
原来,雅晴是先天性弱视,等到4岁进幼儿园时检查视力,才得知其左眼视力0.2、右眼0.8。为此,家人尝试了不少治疗方法,甚至多次北上求医。三个月前,雅晴妈妈得知赵堪兴教授在厦门眼科中心五缘院区长期坐诊,毫不犹豫地就退掉了北上的机票,从顺昌县赶往厦门求诊。这一次,是她们第三次来该院就诊。
类似雅晴这样多地诊治无果,前来寻求赵教授点燃希望的求医者,不胜枚举。采访当日,记者还遇到一位来自东莞的先天性近视女童,她的近视度数每年增加,今年三岁就已高达400度,家长担心她到六七岁时近视会突破700度,便从深圳、上海,一路看诊到了新加坡,在厦门眼科中心找到了赵堪兴教授。
维护眼健康 家长以身作则
轩轩的“斗鸡眼”,其实就是斜视的一种,主要表现为患者双眼不能同时注视一个目标,且多发生在儿童身上,发病率高达3%-4%。
据了解,斜视对儿童的影响,不仅是不够美观,还会妨碍其视觉发育,造成其脸部不对称和身体骨骼发育畸形,影响孩子心理健康和生活状态,放任不治还会造成无法挽回的视力和视觉功能的缺陷。尤其是斜视的孩子没有良好的立体视觉,无法看清复杂的3D画面。
虽然斜视危害较大,但家长也不必惊慌。据了解,在斜视手术方面,以潘美华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斜视与小儿眼科专家团队,早已开展全国领先的斜视显微微创技术,并运用全新的镇痛镇静技术及睫状血管分离保留术,减少了术中给患者带来的不适感,使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减少。截至目前,团队已实施完成各种斜视与复杂性斜视手术3万余台。
潘美华特别提醒家长朋友,平时要多留意孩子的表现,比如看东西有无经常眯眼、会不会歪头视物,有没出现瞳孔发白、“斗鸡眼”、眼球震颤,或拿东西拿不准、走路常摔跤等,因为这些都是斜视伴有视力不良的早期症状。
潘美华表示,每逢期末考试和假期结束,不少孩子的视力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严重者甚至增加一两百度近视。因此,寒假期间,家长们应以身作则,对孩子的眼健康、眼病发现以及需要接受的治疗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比如尽量不在或少在儿童面前使用电子产品,同时带孩子到正规
眼科医院进行全面眼部检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