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在黑白眼珠的连接处会多出一块形状类似三角形的肉,在医学上,我们把眼珠表面这种外形类似三角形的肉称为“翼状胬肉”。翼状胬肉是一种以睑裂区增生肥厚的球结膜及其下的纤维血管组织横跨角膜缘并长入角膜为主要特征的良性增生性眼病。
作为我国常见的眼病之一,翼状胬肉除了影响美观,还可导致眼部不适、视力下降、眼球运动障碍等。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总体患病率约为9.9%,其中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可高达20.1%。目前,临床上普遍认为遗传与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是引发翼状胬肉的重要因素,包括粉尘、风沙、强紫外线照射,因此居住在高海拔地区人群、渔民等户外劳作者患翼状胬肉的几率较高。
翼状胬肉有哪些特点:
单侧胬肉多见于角膜鼻侧,双侧者则分别在角膜的鼻、颞两侧。它可分为头、颈、体三部分,尖端为头部,角膜缘处为颈部,球结膜部为体部。
胬肉按其病变进行情况可分为进展期或静止期。进展期胬肉的头部隆起,颈部宽大、体部肥厚、表面不平,有粗大而扩张的血管。静止期的胬肉头部平坦,体部不充血或轻度充血,表面光滑,病变静止。
翼状胬肉发病期可长达数年甚至十年以上,初期多无自觉症状,但如果胬肉伸张到角膜,会因为牵扯而产生散光,并引起眼表不适如干涩、异物感、视物模糊等;如果胬肉伸入角膜表面生长而遮蔽了瞳孔,则会造成严重的视力障碍,甚至影响眼球运动。
因此,如果发现眼部有不明新生组织,一定要及时到院就诊检查是否是胬肉。只要胬肉影响了视力、外观或有不适症状,就可以考虑接受手术治疗。厦门眼科中心提醒您,如果等到胬肉“长熟”才重视,不仅会影响视力,还可能有致盲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