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人说眼睛上好像长了一个“息肉”,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厦门眼科中心眼表及角膜病专科吴护平教授指出,其实这不是什么息肉,而是翼状胬肉,一定要慎重对待!
翼状胬肉高发人群:
多发生在中年人群,是结膜突破角膜缘侵入透明角膜内。此病病因目前没有一确定的答案,考虑与紫外线对角膜缘干细胞的损害、泪液作用、环境空气中化学物质刺激等因素有关,常见于以下人群:户外劳动者,如渔民、农民、海员、民工、清洁工、野外工作人员等。
翼状胬肉如何预防?
减少紫外线对眼睛的刺激和损害:
外出时可佩带太阳镜(在专业
眼科医院验配的)。但只戴眼镜,侧面的紫外线也可以从镜框边缘照射到眼角,还可以戴上宽檐帽或撑伞防护。
避免长时间处于污染环境中:
如果因工作需要,应做好防护措施。开摩托车的朋友应该佩戴防风镜,电焊工人等佩戴防护眼罩,注意眼部清洁,不要用手揉擦眼睛。
吴护平教授提醒:紫外线、风尘、烟雾无处不在,无缝不钻,难以阻挡,诱发胬肉防不胜防!翼状胬肉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方式,只能通过手术切除。早手术,好处多。胬肉越大,手术难度越大,创伤也越大,复发率越高。只要长入角膜缘内,均建议早期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