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您确定没看错吗?真的没涨度数?"
春节假期,一位忧心忡忡的家长带着10岁的孩子来到厦门眼科中心复查视力。
孩子一年前被查出近视300度,家长一直担心孩子的度数会不断攀升。
没想到这次的复查结果显示:孩子的近视度数竟然——没有增长!
这个让家长直呼"神奇"的结果背后,是一场关乎孩子视力未来的无声战役。
而OK镜无疑是这场"战役"的头号功臣。
OK镜究竟是什么?家长如何带着孩子一起做好近视防控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小眼球大危机
为什么儿童近视容易“刹不住车”
研究表明,身高发育与眼轴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儿童时期,我们的眼轴和身高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且增长速度较快的时期通常都在青春期。
若放任不管,孩子近视后很容易就可能发展为 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 。
但高度近视≠镜片厚一点那么简单!
与普通单纯性近视相比,高度近视尤其是病理性近视具有以下危害 :
● 视网膜脱离
高度近视者随着眼轴不断增长,可能导致视网膜变薄、发生裂孔,最终可能导致视网膜脱离,如未及时治疗,就可能导致永久性失明。
○ 黄斑病变
高度近视患者的黄斑部位由于长期受到拉扯,更易发生变性或出血,不仅会严重影响视力,还可能导致视物变形、眼前黑影、色觉异常等问题,甚至可能导致中心视力的完全丧失。
● 更易引发青光眼、白内障、斜视等眼病
高度近视患者患青光眼、白内障及斜视的风险显着高于普通人,严重者可能导致失明。
○ 玻璃体液化与飞蚊症
高度近视者的眼球结构异常,更易导致玻璃体发生液化,引发飞蚊症。
OK镜
夜间悄悄努力的“视力管家”
什么是OK镜?
全称角膜塑形镜,采用航天级高透氧材料制成的硬性隐形眼镜。
孩子只需夜间佩戴8小时,通过物理压力温和重塑角膜形态,白天无需戴镜就能获得清晰视力,除此之外,OK镜还可以有效延缓近视发展进程。
OK镜为什么可以延缓近视?
OK镜,是一种逆几何设计的硬性角膜接触,通过夜间睡眠时配戴,逐渐地、科学地使角膜特定区域弧度发生改变,从而达到暂时矫正近视的目的。同时由于其矫正后在视网膜周边形成近视离焦,还可以起到延缓近视进展的作用。
通过镜片表面的压力和泪液的吸附力,改变角膜前表面细胞重新分布,使得中央部变薄(曲率变 小、变平),旁中心曲率变大、变陡,从而改变视网膜周边离焦状态,从远视性离焦转变为近视性离焦,从而延缓近视增长。
OK镜适配指南
不是所有孩子都能“躺赢”
● 年龄门槛:8岁以上,具备良好自理能力
○ 度数范围:近视≤600度,散光≤150度
● 角膜曲率:39.00D-48.00D之间
佩戴小贴士:
✔️ 每日清洁镜片需使用专用护理液
✔️ 定期复查频率:第1天/第1周/第1月/此后每3个月
✔️ 使用寿命:1-1.5年需更换
近视防控全家桶
OK镜+生活干预=王炸组合
近视防控是每个小孩、每个家长都需要重视并做到的事,除了近视后尽快验光配镜,以下这些 日常行为 也对近视防控很有帮助:
● 每日户外2小时
阳光刺激多巴胺分泌,抑制眼轴生长
○ 20-20-20护眼法
用眼20分钟,看20英尺(6米)外景物20秒
● 光照升级战
读写时保证桌面照度500lux以上
○ 饮食加分项
多补充深色蔬菜(叶黄素)、鱼类(DHA)、坚果(维生素E)等
总而言之,近视防控不是"单科突击",而是需要医疗干预+行为管理的"综合战役"。
定期检查、及时干预、培养良好用眼习惯——三管齐下,即便是"小眼镜",也能在成长路上看得更远、更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