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山东菏泽发生了一起引人关注的健康事件:一位70多岁的老奶奶因长时间沉迷手机,导致近视度数竟高达2300度。
据了解,这位老奶奶每天从早到晚都手机不离手,甚至玩到凌晨才肯放下。她的孙女透露,爷爷奶奶的生活习惯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每天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机,一玩就是一整天,直到深夜还不肯休息。
家人曾多次劝阻,但都没有效果。最近,老奶奶感觉视力严重下降,于是前往医院进行检查。结果令人震惊——她的近视度数竟然高达2300度,连验光机器都无法准确打出结果。
医生表示,如此高的近视度数在临床上非常罕见,与老奶奶长时间使用手机有着密切的关系。
玩手机致2300度近视,这种可能真的存在吗?
当然有可能。
近视并没有所谓的上限值,1000度、2000度、甚至3000度以上都有可能,近视的程度是因个人而异。
我们一般将近视度数分为 4个等级 :
● <300度为轻度近视
● 300-600度为中度近视
● >600度为高度近视
● 1000度以上为超高度近视
在生活中,大部分人的近视度数都在1000度以内,有极少数的人近视度数会超过1000度,甚至达到2000度或更高。
近视度数没有明确的上限,但随着近视度数的增加,近视者面临的眼底病变和视力损害风险也会显著增加。
因此,对于高度近视者而言,日常生活中应该关注维护眼健康以防止近视度数进一步加深或引发其他眼部问题。
近视超600度亮出“黄牌警告”,这些危害亟待重视
像新闻中的老奶奶,近视2300度属于超高的高度近视范畴。高度近视(600 度及以上)对眼睛的危害不容小觑。与普通单纯性近视相比,高度近视尤其是病理性近视具有以下危害 :
● 视网膜脱离
高度近视者随着眼轴不断增长,可能导致视网膜变薄、发生裂孔,最终可能导致视网膜脱离,如未及时治疗,就可能导致永久性失明。
○ 黄斑病变
黄斑是视网膜的中央区域,负责中央视力。
高度近视者的黄斑部位由于长期受到拉扯,更易发生变性或出血,不仅会严重影响视力,还可能导致视物变形、眼前黑影、色觉异常等问题,甚至可能导致中心视力的完全丧失。
● 更易引发青光眼、白内障、斜视等眼病
高度近视者患青光眼、白内障及斜视的风险显著高于普通人,严重者可能导致失明。
○ 玻璃体液化与飞蚊症
高度近视者的眼球结构异常,更易导致玻璃体发生液化,引发飞蚊症。
这是一种眼前漂浮黑影的现象,尽管大多数情况下飞蚊症是良性的,但如果黑影突然增多或伴有闪光感,则可能预示存在视网膜脱离风险。
厦门眼科中心屈光专科郑林医生温馨提醒,不管是儿童、成年人还是老年人,都要合理安排使用手机的时间,避免长时间盯着屏幕,以免对视力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不良用眼习惯加速近视,爱眼护眼从速安排
回到老奶奶近视2300度的事件,她每天从早到晚手机不离手,甚至玩到凌晨,这种不良的用眼习惯就是导致近视加深的重要原因:
● 长时间近距离看手机屏幕,眼睛的睫状肌会一直处于紧张收缩状态,就像一根一直紧绷的弹簧,久而久之弹性就会下降,晶状体也会出现调节异常,从而诱发近视或使近视度数不断加深 。
○ 而且在夜间玩手机,环境光线较暗,屏幕与背景光的对比度大,眼睛需要更加努力地去适应,这不仅容易导致视疲劳,还会对眼睛造成更大的伤害。
因此, 做好近视防控,这5点很关键:
1. 保持适当的用眼距离和姿势
阅读、写作和使用电子设备时,要保持 “一拳一尺一寸” 的距离,即胸口离桌沿一拳,眼睛离书本一尺(33厘米左右),握笔手指离笔尖一寸(3厘米左右)。同时,要保持正确的坐姿,避免躺着或在晃动的环境中用眼 。
2. 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多参加户外活动,让眼睛充分接触自然光线。研究表明,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以上,能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3. 减少用眼时间
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每用眼1小时左右,应休息5-10分钟,可以眺望远处或者闭目养神,让眼睛得到充分放松。
4. 合理饮食
多吃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锌、硒等营养素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绿叶蔬菜、坚果等,这些营养物质有助于保护眼睛健康。
5. 定期进行眼部检查
定期检查眼睛,能及时发现眼睛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尤其是儿童青少年,建议每隔半年左右检查一次视力 。
近视问题不容忽视,我们应该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千万不要等到近视加深才追悔莫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