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眼科中心推动互联网医疗助力外省患者顺利就医
今年44岁的张先生,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差点因一次意外,变成“瞎子”,幸亏有了互联网,让他及时找到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才幸运地保住自己的视力。
患者:没有互联网可能就瞎了
患者张先生来自广西贵州,在一次下田劳作时,锄头碰到硬石碎裂而开,铁片飞进眼里。张先生当即被家人送往医院急诊手术取出铁片。可是术后发现眼球受到严重感染,眼睛红肿厉害,视力急剧下降,经查张先生因感染得了“眼内炎合并角膜溃疡”,需紧急进行玻切、硅油填充手术才能制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可是,在角膜溃疡角膜完全混浊情况下,开展玻切手术难度很大,贵州当地缺少相应的技术设备无法开展此类的手术,主治医生对张先生的病也是束手无策,建议张先生进行转诊。
在张先生茫然无措之际,他的朋友建议张先生的家人可以上网咨询。通过网络,张先生得知可以通过临时人工角膜下或眼内窥镜下玻切手术挽救他的眼睛。在搜索中,张先生找到了,2015年8月份大连召开的第21届眼外伤学术研讨会上,时任眼科学会眼外伤专业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蔡锦红主任医师,向眼科同道展示了临时人工角膜下玻切手术的精彩录像和手术经验。这给张先生带了希望,知道此信息后,张先生立马通过网络与中心的眼外伤专科医生李海波取得了联系。借助网络远程的初步诊疗判断,李医生建议张先生转诊至厦门眼科中心。张先生也知道病情耽误不得,就直接“打飞的”直赴厦门,下飞机后,张先生又马不停蹄的赶到厦门眼科中心,早已等待在外的眼外伤专科伍端晓主任医师,为其开通绿色通道,经过详细的检查确诊后,为张先生进行了“临时人工角膜下玻璃体切割手术”。保住了张先生的视力,张先生感慨地说:“要是没有互联网自己就要各地到处找医院,那样就耽误治疗,有可能就瞎了。”
医生:互联网将有望缓解居民就医难题
李海波介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尤其是进入大数据时代后,人们渴望通过新的技术接触到更优质的医疗资源。通过互联网技术,将缓解由于医疗资源短缺而造成的就医难、就医贵,缩小医疗服务“数字鸿沟”的现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通过互联网,能够有效的把医生和患者联系起来,帮助患者战胜疾病。
厦门眼科中心作为一家国家三甲
眼科医院,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采用新技术新渠道,优化就诊流程,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烦、看病贵”的问题。各科室的医护人员又在工作之余积极拥抱互联网,通过微信公众号、论坛等新兴渠道,耐心解答网友的疑问。多次解决了像张先生这样的外省患者,帮助他们解决了难题,送去了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