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03
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厦门日报2012-3-28
自从陈女士家去年添置了一台iPhone,刚满4周岁的球球就经常拿着手机玩游戏,就连在灯光暗的地方或是坐车时也目不转睛地捧着手机。近段时间,球球频繁地眨眼睛,起初陈女士没有太在意,最近幼儿园体检,球球被查出视力有问题。陈女士这才心急如焚地带孩子来到厦门眼科中心诊治。该院小儿与斜弱视专科潘美华主任检查后发现,球球左眼近视50度,右眼近视100度,还有75度的散光。
频繁接触电子产品更易近视
厦门眼科中心斜弱视小儿眼科学科,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眼病防治专业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厦门眼科摇篮示范基地负责人潘美华主任说:“类似iPhone、iPad以及各种智能手机、掌中宝这样的视频电子产品,孩子们如果长时间注视观看,会对视觉产生过度、过强的刺激,引起视觉疲劳和视力下降。孩子视力尚在发育过程中,这些视频电子产品对视力的影响非常大,近些年来,大多儿童的户外活动减少,视觉环境变得狭小,由于频繁接触电子产品引起的近视、近视度数加深的孩子正在逐渐增多。从医学角度来分析,孩子长时间近距离地注视屏幕,眼睛的睫状肌不能放松,呈痉挛状态,持续的痉挛会产生一部分假性近视,即视力一过性的下降,如果痉挛持续不缓解,时间长了,便成了真性近视。现在的孩子比较喜欢长时间看电视、玩电脑、玩iPhone、iPad等电子视频产品,有些孩子偏食,还有的孩子生活学习环境灯光昏暗或过强、书写姿势不正确等,都有可能促使屈光不正的发生。由于视疲劳、视力下降引起的频繁眨眼还会导致神经性眨眼。”
连续玩电脑不宜超过30分钟
自从厦门眼科中心履行“无假日医院”承诺以来,每到周末便是小儿眼科医生最繁忙的时候。潘美华主任说,最常见的就是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散光,此外还有斜弱视。在以往的普查中医生发现,城市的孩子比农村的孩子眼睛屈光不正发生率更高。潘主任建议:孩子用眼不可太疲劳,连续观看电视或玩电脑的时间不宜长,一般看30分钟左右就要闭眼休息数分钟,家长平时应多带孩子到视野好的户外去做休闲运动,学生下课后不要坐在教室里,而应该到外面活动活动,趁机让眼睛休息一下;第二,要注意饮食平衡,不可偏食;第三,因屈光不正而需要配戴眼镜的孩子,应到正规医院进行医学验光,以确定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配一副真正合适的眼镜。
戴镜儿童应每3个月复诊一次
许多家长没有预防眼病的意识,认为没病不用进医院,即使孩子患了真性近视,一旦配了眼镜,就认为万事大吉了,不再带孩子到医院做复诊检查。对此,潘美华特别提醒,“防病比治病更重要,近视发病的早期是可以治疗的,及时用药和注意用眼卫生,可以缓解治疗;已经配戴眼镜的近视儿童,也要定期3个月左右复诊一次,这样便于医生了解孩子的眼睛在矫治过程中的变化情况,从而对患儿做出进一步治疗和指导,如:假性近视治疗是否缓解,是否需进一步用药;配戴的眼镜度数是否需要调整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效地减缓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厦门眼科中心小儿眼科
成立于1997年,2001年成为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厦门摇篮工程眼科示范基地。目前已实施完成各种斜视手术万余台,在斜弱视及各种儿童眼病的防治方面具备有诊疗设备和专业技术力量。
潘美华,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斜弱视、小儿眼科领域的临床及应用研究工作,对斜视的显微微创手术,各种复杂性及特殊类型斜视的手术治疗、低龄儿视功能发育性疾病的筛查及治疗,儿童、青少年的弱视治疗等有着深入的临床研究和丰富的经验积累。在省内开展了斜视显微手术,近几年在国内外医学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2010年赴芝加哥参加了美国AAO眼科学术大会并进行了交流学习。
陈文生,副主任医师,博士后,副教授,熟练掌握各种眼科常见病特别是小儿眼科及眼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技术。中华眼科学会、日本眼科学会会员。2008年十月起担任美国着名眼科杂志IOVS特约审稿专家。迄今已在国际知名眼科杂志Exp Eye Res、Cornea、IOVS等发表具有原创意义的论文8篇。
任小军,副主任医师,现为天津医科大学附属天津眼科医院小儿及斜视、弱视专业在职博士。一直从事临床工作,擅长各类小儿眼病及斜视和弱视的诊断和治疗。
叶梅,副主任医师,从事眼科临床专业30余年,美国SEE远征手术队成员,是厦门眼科中心小儿眼科和斜弱视专科的创始人之一。在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诊治方面尤其是儿童眼病和斜弱视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技术水平。
杨美琼,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中华医学会厦门市眼科分会委员,从事眼科临床30年,擅长斜、弱视,小儿眼科、屈光不正的诊断治疗及儿童眼保健。多次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等医院眼科进修学习,发表论文30余篇。
吴彤,博士,副主任医师,擅长斜弱视、小儿眼病、青少年屈光不正的诊治。1992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医疗系,曾于北京同仁医院眼科进修,曾获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优秀论文奖”。
扫描二维码关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微信
扫描二维码入群获取更多眼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