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定比例的宝宝黑蒙分不清楚白天和黑夜。
白内障
黄斑变性
视网膜裂孔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1期到4期,患儿的外观基本正常,除明显畸形外,一般较难发现,一直要等到半年以后,随着症状明显,家长才有察觉,以致延误治疗时机。
1期:境界线
2期:脊期
3期:增殖期
4期:视网膜脱落期
5期:全视网膜脱离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病情发展非常快,可在出生后的三个月发生失明。
第3期是治疗的关键期,从第3期到第4期时间短,可供治疗只有两周时间,所以又被称为“时间窗”,“时间窗”一关上,孩子就坠入永远的黑暗。
早产
妊娠周数<28w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率>90%
妊娠周数<30w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率>70%
低体重
出生体重<1kg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率 90~100%
出生体重1~1.5kg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率50~70%
吸氧
早产儿因长时间吸氧,会出现视网膜新生血管增殖,导致眼睛发生视网膜病变。
吸氧时间越长,发病率越高。
厦门眼科中心院长
1995年,黎晓新院长成功进行了早产儿视网膜手术;
2005年,黎晓新院长团队关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高危因素调查”在首发基金成功立项。
厦门眼科中心引进新生儿数字化广域眼底成像系统RetCam3,当今国际国内临床上广泛使用并被认可的安全可靠的新生儿眼底病专业诊断设备,获得美国FDA510K 、中国CFDA双重论证。
安全是临床应用基本的要求,RetCam经18年临床验证,安全可靠。
无失真眼底影像,图像无暗角无高光区域无压缩,清晰无损,有效避免漏诊或误诊的发生。
适用于新生儿眼病诊断的影像采集。
在黎晓新院长的指导下,厦门眼科中心成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防治学组,接诊近百例的早产儿视网膜筛查以及小儿视网膜病变的病例,其中还包括从菲律宾特地漂洋过海来求医的32周早产儿。
版权所有: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 (本站仅作科普知识参考,不做医疗诊断依据)[电脑版]
全国咨询热线:0592-211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