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病知识
2024-12-05
厦门眼科中心白内障【文章导读】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一些机能都会开始下降,人过中年后在视力上较容易出现老花眼的症状,而白内障也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眼部疾病之一,那么白内障和老花眼有什么区别呢?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一些机能都会开始下降,人过中年后在视力上较容易出现老花眼的症状,而白内障也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眼部疾病之一,那么白内障和老花眼有什么区别呢?
对于老人来说,白内障和老花眼两者似乎很难区分,其实还是有窍门的。老花眼看近处的东西不清楚,远处的则清楚很多。而得了白内障,无论看远看近都不清楚,如同眼睛蒙上了纱。如果白内障不及时治疗,可能引起青光眼等其他眼病,所以提醒老年人,一旦视力模糊,还是到正规医院检查一下,以免耽误病情。
白内障与老花眼的区别
厦门眼科中心白内障专家表示,老年性白内障分初发期、膨胀期(未熟期)、成熟期、过熟期。膨胀期晶状体皮质因为吸收水分而膨胀,前面的虹膜组织会被往前推,前房变浅,房水流出受阻,这时容易发生急性闭角性青光眼 ,出现患眼红痛、视力急剧下降、恶心呕吐等症状。在白内障的过熟期,晶状体皮质分解液化渗出到前房,会引起过敏性葡萄膜炎或晶溶性青光眼等并发症。
眼睛看近物时,需要通过调节改变屈光力,这种调节功能是晶状体在睫状肌的作用下,通过改变厚薄程度,使焦点正好落在视网膜上来实现的。随着年龄增加,晶状体逐渐硬化、睫状肌功能衰退,这种调节逐渐困难而出现近视力模糊,并有眼胀、头痛等症状,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老花眼。老花眼一般发生在45岁以后,但只需在眼前加适当的凸透镜(即通常说的老花镜片)就可看清近物。
厦门眼科中心专家提醒大家,由于许多老年人缺少对白内障的认识,对于早期的眼部不适容易忽视,误认为只是老花眼所致,所以为了避免由于疏忽导致白内障患者眼疾加重,40岁以后的中老年人应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视力检查。
扫描二维码关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微信
扫描二维码入群获取更多眼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