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孩子生下来就可能被疾病“盯上”,而先天性白内障就是其中的疾病之一。
先天性白内障是什么?
先天性白内障出生时或出生后1年内发生的晶状体混浊,或晶状体的混浊随年龄增长而加重,因形觉剥夺而逐渐影响视力,是儿童失明的第二大病因,在我国每2万个儿童中可能就有1个患先天小儿白内障。
遗传、病毒感染、药物、代谢性疾病等是常见影响因素。常表现为“白瞳”,可单眼或双眼发病,很多合并斜视、眼球震颤、小角膜等。
随着新生儿早期筛查和诊断技术的提高,很多原来需要学龄前才能发现的先天性眼疾在未出生或者出生后就被诊断和发现,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了解先天性白内障,并在发现孩子患有先天性白内障后选择手术进行治疗。
治疗原则是恢复视力、防止或减少弱视和盲目的发生。
1、对视力影响不大的患儿一般无须治疗,宜定期观察。
2、对视力影响明显的如全白内障、绕核性白内障宜尽早手术,不宜超过出生后6个月。手术愈早,患儿获得良好视力的机会越大。
3、术后视力康复和弱视训练,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后需要进行屈光矫正和视力康复训练,以防止弱视,并促进融合功能的发育。较早可在2岁施行人工晶体植入术。没有条件施行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儿,可用框架眼镜矫正屈光不正,框架眼镜还可作为人工晶状体术后残余屈光不正的矫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