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家长在发现孩子视力不好的时候,头脑里反应的就是孩子可能近视了。带孩子到医院检查的时候,医生可能会告诉家长一个新的名词---弱视。
弱视究竟是什么呢?
弱视也是一种常见病,弱视的定义应该是:在排除眼睛器质性病变的,儿童的矫正视力低于同龄儿童的正常矫正视力的我们可以诊断为弱视。
一般来说,孩子3岁时视力发育正常值应该达到0.6左右,6岁时视力发育接近完成,大部分可以达到1.0。如果3岁以下儿童,单眼或双眼矫正视力低于0.5,4至5岁矫正视力低于08,6至7岁矫正视力低于0.9,或双眼视力相差2行以上,则属于弱视。
弱视治疗效果年龄越小,疗效越好。4岁前是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因此及时发现孩子弱视给予相应的治疗是可以治愈的。
弱视目前已成为儿童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但真正到院治疗的不足三成。因为在症状上,儿童弱视表现与一般近视比较相似,因此不易被察觉,或者往往被家长误以为近视,直到专业
眼科医院检查时才被诊断出来。
弱视和近视怎样区别?
一般而言,近视通过配戴眼镜之后矫正视力就可以达到正常,而弱视儿童即使戴上合适的眼镜之后,视力仍然不能达到相应年龄的正常水平。
弱视的危害
弱视儿童视觉发育异常,如果视觉细胞和神经长期受不到外界物象的准确刺激而衰退,又缺乏及时治疗,会造成孩子一辈子视力低下。
弱视儿童缺乏完善的双眼视觉功能和精细的立体视觉,难以准确判断物体的方位和远近,不能从事开车、绘画、测量等需要正常立体视觉的工作,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
弱视危害这么严重,那么怎么发现孩子有没有弱视症状呢?
弱视5大症状
①将比较醒目的物品放在孩子眼前,观察他是否能及时发现。
②观察孩子双眼、单眼注视时的情况,注意他看电视时是否喜欢凑得很近。
③观察孩子看东西时有没有异常的头位,比如是否喜欢歪头、眯眼、抬头或低头看东西。
④观察孩子看物体的时候,能否稳定地注视,如果孩子的眼球来回转动或者震颤,则有弱视的可能。
⑤孩子走路是否常常跌倒,或老拿不到东西,也可能是弱视影响到他抓不准物体的距离感。
临床发现,许多家长关心孩子健康,却常常忘了带孩子做一次眼睛健康检查。眼科医生提醒,孩子3周岁以后,应带孩子进行一次全面的眼部健康检查,如有眼部异常可以及早发现。弱视的治疗黄金期在学龄前,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