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3
再添专家!厦门眼科【文章导读】12月21日-22日,角膜病及干眼规范化诊疗学术研讨会及浓膜重彩专家研讨会(福建站)两场学术会议成功举办,4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厦门,共话角膜病领域诊疗、学术科研新进展。厦门大
12月21日-22日,“角膜病及干眼规范化诊疗”学术研讨会及浓“膜”重彩专家研讨会(福建站)两场学术会议成功举办,4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厦门,共话角膜病领域诊疗、学术科研新进展。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眼表与角膜病学科带头人吴护平教授作为大会主持人出席了会议。卡迪夫大学验光及视觉科学学院王怡欣博士,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金奇芳教授,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孙涛教授,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李程教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王智崇教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徐建江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邵毅教授,宁德市闽东医院曾杰教授,厦门眼科中心眼表与角膜病科刘昭升,林志荣、董诺、商旭敏、罗顺荣、肖显文、方颉、谢智文、林育安、杨政伟、刘彦博、黄丽等参加了此次会议,并分别在会上做了相关角膜病课题的分享。
会议上,吴护平教授围绕《角巩膜溶解的手术治疗》和《透明羊膜在眼表疾病中的应用》两个课题做了分享,内容涵盖干眼治疗、圆锥角膜治疗及疗效等相关角膜病的全新诊疗理念,并深入探讨了羊膜在眼科手术中的应用。他提到,医生在术前充分评估,设计正确、合理的手术方式和方法十分重要,而重视术后规范化用药是减少角巩膜溶解并发症的重要措施。此外,羊膜移植在眼科手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重视和应用好羊膜移植手术,可以有效提高各类眼科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复发率。
孙涛教授对《再谈角膜化学性烧伤》展开学术探讨。在我国临床实践中,眼前段化学伤极为常见,而眼前段的碱烧伤治疗更具挑战性。孙教授依据大量临床实际案例从轻、中、重度程度眼烧伤患者的不同治疗方案入手做了详尽分享,为参会者提供了颇具参考价值的诊疗思路。
李程教授带来了《2024国际角膜病研究热点追踪》的精彩分享,其内容涉及角膜上皮、圆锥角膜、角膜炎、角膜移植等相关角膜病诊疗的新发现、新技术、新思路,分享内容极具前瞻性和趣味性。他表示,当前中国学者在角膜病领域的研究水平持续走高,正逐渐成为国际角膜研究的新锐和主力,期待此次分享能再未来研究和治疗方向给雅克同仁们带来启发。
随后,厦门眼科中心谢智文分享《盲者得镜》,厦门眼科中心黄丽分享《OptiLight在临床应用的初步体会》,厦门眼科中心林育安分享《0.05%环孢素滴眼液与组织特异性自身抗体(TSA-9)检测在早期干燥综合征相关干眼的精准治疗》,厦门眼科中心刘彦博博士分享《微生态失衡与于眼:从机制探索到诊疗新方向》,厦门眼科中心商旭敏博士分享《酷似色素膜脱出的真相》,厦门眼科中心肖显文分享《不一样的圆》,厦门眼科中心杨政伟博士分享《-波三折向光明》。
浓“膜”重彩专家研讨会上,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徐建江教授在线上与大家分享《羊膜在眼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王智崇教授分享《教授羊膜泪道修复支架在泪道阻塞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宁德市闽东医院曾杰教授,厦门眼科中心罗顺荣,厦门眼科中心方颉先后就《泪道应用病例》、《羊膜疑难病例》、《羊膜疑难病例》课题做了分享。
两场学术会议上,与会人员积极分享各自在临床实践中的经验,并就相关角膜病的治疗、疗效评估、材料应用等话题展开热烈探讨。
吴护平教授在论坛总结发言中表示,角膜病的治疗、角膜移植手术、羊膜移植手术于眼科手术范畴中的应用始终是眼科领域关注的重点,本次学术会议内容丰富充实,成功构建了一个宝贵的交流平台。眼科同仁们立足临床实际,踊跃发言,每一项课题均从多元的视角切入,为大家开辟了不同维度的临床思路,促进了让大家在思想的碰撞中凝聚起智慧的合力,助力眼科诊疗水平的持续提升,为眼科医疗事业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作为国家及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省、市院士工作站,市重点专科,省、市眼表与角膜病重点实验室,厦门眼科中心眼表与角膜病科在谢立信院士和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刘祖国教授的共同指导下,由厦门眼科中心业务副院长、学科带头人吴护平教授领衔,打造了一支综合实力过硬的医疗团队,致力于各类疑难角膜病的全链路诊疗。
科室团队在翼状胬肉、角膜移植、圆锥角膜、干眼诊疗四大诊疗领域,积攒了丰厚的临床经验。团队紧跟前沿技术,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积极引进新技术并应用于临床,助推角膜病防治工作不断开拓新局面。其中,在角膜移植领域,团队积极开展板层角膜移植、穿透性角膜移植、深层内皮移植等手术。近年来,随着人工角膜移植技术的引入,厦门眼科中心还主动承担了“人工角膜移植手术技术培训”的任务,助推人工角膜移植手术规范化开展和临床应用,为疑难角膜盲、终末期角膜盲患者提供更多救治机会。
扫描二维码关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微信
扫描二维码入群获取更多眼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