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垫高一点,还要高一点”“先用被子将老人的后背完全垫高后,再把手术床也慢慢摇高……”一场白内障手术,患者为何要以如此“奇怪”的姿势躺在手术床上?
原来76岁高龄的刘阿伯,双眼视力模糊两年余,近日在厦门眼科中心张广斌教授门诊中,确诊为双眼核性白内障,急需通过手术恢复光明。
可是问题来了!刘阿伯因病引起脊柱后凸10多年了,10多年里他连睡觉都不能平躺,怎样在手术台上平躺坚持几分钟?这成了摆在张广斌教授和手术室护士面前的难题。
躺不平
半米高被子“填平”后凸脊柱
刘阿伯的双眼裸眼视力仅剩0.2,双眼晶状体严重混浊,还伴有高血压症,如果不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可能会有其他并发症。
然而,刘阿伯的手术难度与风险性均比正常人要高,他的身体情况完全不符合基本的手术条件——头部平放,老人躺下时,头部与身体成45度角,头完全不能接触床,身体唯一能放在床上的是一部分背部。如果在手术台上实在没办法平躺,手术可能无法完成。
为了给老人寻找一丝手术机会,张广斌教授综合30多年的诊疗经验,评估老人脊柱情况,判断术中体位,设计好个性化治疗方案后,针对老人的身体情况进行了反复论证,让医护人员先期帮助老人测试各种体位,以确保手术能够顺利进行。
护士扶住老人的双腿,并迅速将足足50—60公分的枕头及棉被等物品垫在刘阿伯的身下,“填平”了后凸脊柱与手术床之间的沟壑,为刘阿伯找到了合适角度和高度的仰卧加垫方式,兼顾体位的舒适性与平衡稳定,并将手术床摇成脚高头低位…一切安排妥当后,老人终于可以“平躺”了!
稳准快
6分钟多学科团队协作完成高难手术
眼部表面麻醉、消毒、铺巾、置开睑器……
这是一台需要与时间赛跑的手术。鉴于刘阿伯的年纪和身体状况,手术持续时间不能过长,需要手术医生稳、准、快地操作。
“老人家,您能支撑得住吗?不行就告诉我们。”
刘阿伯的脊柱后凸十分严重,手术中,头部被完全垫高后,对手术操作的难度、角度和术野限制变大,手术显微镜的焦距显然不合适了。张广斌教授一改平时的坐姿,“扎起马步”“微弓着身体”为刘阿伯实施右眼白内障手术:切口、撕囊、水分离、乳化晶体核、吸皮质到植入人工晶状体,每一个动作都精准迅速,又轻柔细致。为了确保手术安全,术中更是联合内科、麻醉科等团队开展多学科协作,进行严密的术中监护及预案。
13:03,手术开始,13:09,手术宣告成功结束。
短短6分钟,手术顺利完成。
全体医护人员悬着的心终于落地,手术室内紧张有序的气氛也逐渐缓解下来,护士搀扶着刘阿伯下床,这一次,原本只能摸索前进的他“终于可以大胆地往前走了”。第二天复查,他的视力已恢复到了0.5。
刘阿伯及其家属对本次治疗效果非常满意,对第二只眼睛的治疗也有信心了,刘阿伯表示等第一只眼睛恢复好了,将择期进行第二只眼的手术。
医者说
“日常接诊中,不乏遇到脊柱后凸及其他特殊情况的白内障患者,这也不是白内障手术的绝对禁区,白内障手术属于微创手术,局部表麻下完成,安全性很高,只要患者身体情况允许,通过麻醉科手术室的通力配合,作为医者,我们都会尽力还给每位患者一个清晰世界,”张广斌教授说道。
▲张广斌教授门诊为病人解读报告
张广斌教授是厦门眼科中心业务副院长,白内障与老花眼学科带头人,有近30年复杂白内障的诊治经验。多年来,他以高深的技术舞动指尖上的魅力,将专业二字诠释到至臻,先后囊括了业界多项专业奖项,优先在国内开展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且手术量处于国内靠前地位。多次受邀在国内、国际学术交流大会发表演讲及进行多场精妙绝伦的高水平白内障手术直播演示,受到同行及媒体的高度认可和称赞。
在他的带领下,白内障与老花眼专科始终与国际同步化技术接轨,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在国内不断攀升,帮助众多的老花眼/白内障眼疾患者重获清晰视界。
专家简介
张广斌 业务副院长/教授/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
思北院区:周一上午、周四上午
五缘院区:周二上午、周三上午(老花眼门诊)、周六上午
擅长项目:复杂白内障,高度近视等